所以,朱元璋在路上笑呵呵地问这三位阁臣和户部尚书。“各位爱卿,你们是最为操心咱们大明钱粮的,所以咱还是先问问你们,你们觉得这个升级版的土豆到底能亩产多少斤?”李善长是内阁首辅,他当然要先回答才行,不过本着小心谨慎的态度,他还是估了一个相对保守的数字。“回上位的话,臣觉得至少应该在六千五百斤以上。”其实他也是往多了说了,毕竟现在小麦玉米在如今这个时代,亩产能够达到四五百斤,已经算是很高的产量了。所以,当亩产六千斤的土豆出现之后,他想不到还有更多的产量提升空间。朱元璋笑了笑,他觉得朱涛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培育新品种,肯定不会仅仅增长五百斤那么简单。他也没有把李善长的话驳回去,只是说道。“那咱也不要在这里瞎猜了,等到了地方就知道到底是多少了,这花香村之前也是皇庄,土地肯定是没问题的,在咱涛儿手中,自然更能大放异彩。”说话之间,一行人很快来到了花香村的实验,老唐正在这里盯着。此时他早已知道了皇帝的真实身份,但是按照朱元璋的要求,还是称呼其为老爷。“老爷,您来了,这里有专门的休息屋子,请您和众位大人到里面稍坐,我让人倒茶。”朱元璋笑了笑,很是和蔼的对老唐说。“老唐啊,喝茶的事不着急,我想问问你,现在升级版的土豆成熟了没有?是否已经收获了。”老唐也是先行一礼,然后才说。“回老爷的话,土豆刚刚收完,现在正在查点,我大致估算了一下,每亩的产量大概在八千斤到九千斤之间…”还没等着老唐说完,朱元璋几乎都快要蹦起来了,这是什么概念?土豆亩产接近万斤,那天下百姓就算是有一半去种植土豆,那也足以做到丰衣足食了。在这个基础之上,大明如今的六千万人口,只怕要翻上两番还不止,如此前景,怎能不让人满怀憧憬,这算是朱涛建下的不世功勋。在场的诸位大臣都预估过新版土豆的产值,却都没有想到能够到达这种程度,实在是太让人震惊了。这时朱元璋不无炫耀的对户部尚书娘梁清标说。“梁爱卿,按照现在这样的土豆产值,如果让全国的田地都开始种植,那户部国库充盈是否有望?”梁清标一直都为库银不足而犯愁,毕竟只有一百万两压库银的仓库,对于这位尚书大人来说简直是有些苛刻了。亩产能够达到八九千斤的土豆,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大幅度推广的话,国库何止能够充盈,只怕真像杜甫说的那样,稻米流脂粟米白,公私仓廪俱丰实。不过,土豆这个东西只知道能吃,却不知道味道,所以梁清标担心,毕竟这东西是否真的能够被百姓所接受,还是个问题。略作思索之后,他先是拱了拱手,然后才对朱元璋说。“陛下,护国公所研究的这个土豆,臣却有些担心,虽然能够作为粮食来吃,也能作为菜来炒,可是味道如何,臣实在不知,如果味道不好,那硬是推广的话,恐怕百姓也不能很快接受。”朱元璋听完了他这话,不由得呵呵一笑,说道。“梁爱卿说的有道理,即是这样,那咱就让涛儿给你们安排一顿土豆大餐,等你们吃完了,就知道这土豆是什么味道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