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作为朱元璋义子的他愿意出来做官,那一定是朝廷柱石,那就是大明百姓的福分了。这时候,有几个村民过来和老唐打招呼。老唐见到他们,也笑呵呵地跟他们介绍说:“这位是方招财先生,是咱们少东家刚刚招来的私塾先生,让孩子们过来打个招呼吧。”经过了老唐这一番介绍,村民们纷纷惊喜,有人干脆从自己篮子里拿出了糖果和鸡蛋给方孝儒硬塞过去,表示心意。方孝儒有些不好意思,而且他知道鸡蛋这个东西在现在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吃得起的。虽然朱家庄富裕,自己也不好意思在这里随便吃村民的东西,便推辞说。“大家不用和我这样客气,我也是受了少东家之约,到这里来做一些份内之事,我一定会把孩子们全都教好的,让他们个个成才。”话虽然是这么说,但是该有的礼数还是不能丢的。大家全都围了上来,一边跟方孝儒问好,然后把自己的带着的吃的喝的全都拿出来摆上。而且各家说什么也要邀请这位先生到自家去吃顿便饭,以表示尊师重道之意。到了这个程度,方孝儒自然是非常感动的,他现在看到这片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,一阵感慨。不得不承认,和其他庄子上的庄客相比,这里简直已经算是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了。“各位乡亲,我先去学堂看一看,日后再和大家叙话!”到了学堂里,才发现这里是一片竹子搭成的,依山傍水,小溪潺潺,这景色和小溪相映成趣,实在是个治学的好去处。方孝儒又是一声感叹,然后走了过去,他看见一个身穿黑袍的和尚坐在主位置上,正在教导那些孩童们读书。这里不是朱家庄的学堂吗?怎会有和尚在此!他用不解的眼神看着老唐,希望得到一个解释说明。老唐又是一阵微笑,然后才说道。“这位大师叫做道衍,曾经获得过陛下亲手赐予的僧衣,后来也是和少爷因为论辩而相识,在这里自愿做教书先生,也想和少爷再切磋学问,顺便学点东西。”方孝儒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,并没有什么别的表现,因为他感觉完全无所谓。如果是其他人,遇到一个被皇帝亲手赐予过僧衣的和尚,可能会多少有些忌惮。但方孝孺是二甲传胪进士,又是宋濂的衣钵传人,就算是遇到当今的三鼎甲,恐怕也只能平礼相待,不会有任何其他的想法。不过,这既然是一个被朱元璋亲手赐予过僧衣之人,佛法和学问必然是过得去的。方孝孺也想听听此人是如何讲学的,便走了过去。但是一听之下,脸色便有些不好看,原来姚广孝在那里讲述说。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,这这便是心学的要义,也是致良知之学。人人都有良知,便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。”学生们全都仰起头来,听着这位先生的讲述,姚广孝继续说道。“你们年纪还小,正如一张白纸未曾写写画画,但你们如今要记住,如果要年少立下志向,便是立志有良知,做圣人!莫要陷入时间那蝇营狗苟之中。”说这话的时候,姚广孝目光如炬,他的眼中非常有神,如雷电般闪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