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去锦城的路上遇到些想搭便车的行人,应当是附近的村民。看他们都背着提着些东西,都是自家地里的农产品,想来也是要拿去城里卖的。但赵昭棣的马车上已经没有多少空闲的位置,加上阿赖不喜陌生人的接近,所以赵昭棣并未减速,只大喊了一句:“坐不下了。”马车就迅速朝前行驶而去。但在马车又跑出去几百米之后,赵昭棣看到了一个颤颤巍巍的老婆婆走在路边。她不仅背了一个看上去就很沉的背篓,手里还拎着一个装满东西的篮子。老婆婆听到马蹄声的时候,并没有回头,只是脚步又往路的边缘挪了几分。看她如此年迈,还要背着东西赶路,赵昭棣有些于心不忍。且她的东西也不多,顺道带上一程也不打紧。赵昭棣及时拉停了马儿,马车停到了老婆婆的前面几米的位置。“大娘,你可是要去锦城?”赵昭棣回头问。那老婆婆诧异的抬起头,回答:“是嘞。”说着人已经走到了马车旁。赵昭棣对她说:“我与你同路,可需要我带你一程?”老婆婆闻言喜不自胜:“哎呦,如此那真是太感谢了。”这小丫头年纪不大,眉眼弯弯的,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。老婆婆一点也不害怕赵昭棣是坏人。要知道,从这儿到锦城的路还有一个时辰的脚程,她虽然腿脚还算利索,但一个来回下来,也实在不松活。如今能搭上一段便车,她自然是求之不得的。在与老婆婆的交谈中,赵昭棣得知她是平川县外牛家村人,姓沈,大家都叫她沈婆婆。此次去锦城是为了卖鸡蛋、鸭蛋和鹅蛋。背篓里的是满满一背篓的鸭蛋和鸡蛋。而篮子里的正是为数不多的鹅蛋。赵昭棣得知她携带的东西是那么多蛋之后,就下意识的拉了拉缰绳,放慢了马车的速度。生怕一个不小心全给磕了。沈婆婆也有此担心,所以手紧紧的护着背篓和篮子。赵昭棣好奇的问:“沈婆婆,既然牛家村就在平川县城外不远处,那你为何要大老远的跑去锦城卖这些蛋?”这不是舍近求远吗?她不理解。沈婆婆道:“锦城繁华,能卖得上价钱些。”她的蛋数量多,在平川县城里,不仅价钱便宜,还每次都卖不完,她之前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的锦城,没想到效果不错。此后,她就一直去的锦城,虽然路途远了些,但收益不错。只是附近的村民少有人去锦城的,搭不上车,只能靠脚走,她一天来回就得走上三个时辰。还是有些累人的。赵昭棣了然,原来如此,看来她这一趟是来对了。既然连卖一个蛋都有差距,那其余的就更不用说了沈婆婆看着她满车的野菜,问:“你也是要去锦城做生意的吗?”赵昭棣点点头:“我这是第一次去,婆婆,你可否跟我说一说锦城的情况,可要注意些什么?”沈婆婆道:“这锦城啊,可大了,我每次卖完蛋就要着急着回家,也没去过多少地儿。”“只知道这卖吃食要去东市。”“这入城费一文,临时的摊贩还要交五文钱的摊位费。”“其余的就只知道华荣坊是富贵人家住的地儿,那里的家丁小厮个个霸道,惹上了就不好了,所以没事儿啊,可千万别往那些个地方去。”赵昭棣把沈婆婆说的这些都记在心里,虽然从她这里得知的信息不多,但也是有用的,毕竟知道了她这野菜要拿去东市卖。赵昭棣问:“那婆婆你也是去东市吗?”沈婆婆点点头:“我这鸡蛋虽是被人家酒楼预定了的,但还剩些许鸭蛋和鹅蛋,得去东市看看能否卖出去。”“那咱俩一道。”赵昭棣说:“如果回来的时间赶巧,我的马车也可以拉你一路,若不赶巧,便没法子了。”沈婆婆懂赵昭棣的意思,这出门在外做生意大家各有各的忙碌,能赶巧最好,不能赶巧也不能强求。即便是不能搭上回程的马车,这然丫头有这份心且拉了她这一道儿,她心里已经很感激了。两人一路话着家常倒也不无聊。赵昭棣从沈婆婆的口中得知,她家养了五六十只鸡,二十多只鸭子,还有八只大鹅,就这些数字还不算上刚孵化的那些小的。所以她每隔三天就得往锦城跑一趟。赵昭棣心里有些惊讶,别看沈婆婆已经年迈,人家还是个养殖大户呢。但赵昭棣还是有些好奇,她都一大把年纪了,为何还要如此奔波?家里难道就没有年轻力壮的吗?对此,沈婆婆说的是,她本有四个儿子,两个女儿。大女儿远嫁,小女儿因难产而亡,小儿子在幼时夭折,剩下的三个儿子在三年前从了军,虽说是打了胜仗,却再无音讯,大家都说战场上刀剑无眼,她的几个儿子怕是早已经死了。他们老两口渐渐的也接受了这个事实。好在大儿媳留下了个遗腹子,如今已经两岁,也算是有个慰藉。至于大儿媳,二老不不忍心看她年纪轻轻就守活寡,一年前便放其改嫁了。至于沈婆婆,其实也才没有四十出头,只是因为孩子的事,早早的就愁白了头。加上她相公腿脚不利索,这家中的大小事情全都是她在操劳,风吹日晒的,人便更加显老一些。其实赵昭棣觉得她是一个可怜的女人,但在沈婆婆身上完全看不出一点悲伤的影子。说起大女儿的时候,她满是柔光:“虽然她夫家远了些,可夫婿是个好的,吃苦耐劳会疼人,待她极好,只要她过得好,我这心里啊也就舒坦了。”说起几个参军的儿子,她满是自豪:“听闻他们是在靖安将军手底下做事,靖安将军能打胜仗,咱们苍国百姓能够安稳度日,我的几个儿子也是出了力的,他们个个都是英雄。”说起两岁的孙子,她满是慈爱:“小家伙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,常常把我的鸡鸭鹅追的到处跑,哎呦,可苦了我这把老胳膊老腿了。”赵昭棣从跟沈婆婆的交谈中发现,她是一个积极乐观且内心富足的人。没有因为几个孩子的不如意而怨天尤人一蹶不振。这是一个强大的女人。说实话,赵昭棣刚才对她的可怜已经转变成了佩服。